【蹲点调研】“网红公厕”保洁员的8小时

2019-05-04 05:54来源:母婴产业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阳和楼、隆兴寺、荣国府等正定县城主要景点附近的十几处公共卫生间。尽管游人如织,但这些公厕也都保持了一样的清洁水准。

  去年一年,正定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6%。(记者刘荣荣、谷峰)

  56岁的樊大姐家住县城四合街,在这里当保洁员已经一年多了。樊大姐说,厕所24小时开门,他们9个人三班倒,白班每班4个人,8小时一班,夜班一个人也是8小时。

  见习记者许佳奇、王木者、李东宇 记者谷峰、刘荣荣摄制

  已经中午时分,记者再次见到樊大姐。

  “网红公厕”保洁员的8小时

  正定有座“网红公厕”,不少去过的人都给它点过赞。蹲点调研期间,记者特意去一探究竟。

  “不管人多人少,都得按操作规范来。”樊大姐所说的操作规范,包括人走厕净、厕纸进篓、手纸没了随时换等。

  厕所里不仅干净整洁,没有异味,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另一位保洁员任翠兰指指墙上,“那儿安装了香水盒,隔20分钟就自动喷香气。为了让环境更舒适,厕所还有电子灭虫蚊设备。”

  “累是累点,每天回家后啥都不想干了。可来的游客都夸干净,我就觉得自己的活儿挺有意义!”樊大姐说。

  “午饭吃了吗?”

  记者溜达到女厕所的洗手池旁,伸手摸摸,台面是干的,就连镜子上也几乎看不到水渍。

  这时,刚刚打扫完卫生的保洁员樊国红拖着墩布走了过来。

  建好,更要管好。记者发现,每个景区公厕都张贴了《公厕管理制度》《公厕守则》等,扫厕所也实现“照章办事”。正定还不断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保洁员自查自纠、责任单位检查考核、市民监督建议相结合,以便及时改进提升。

  4月22日,保洁员樊国红(右)在正定县南城门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打扫卫生。 记者史晟全摄

  “因为挨着南城墙和停车场,来我们这儿的游客特别多。平时基本上人流不断,今年过年时,最多的一天差不多来了一万多人。”樊大姐说,光大盘装的手纸就换了十多回。

  在正定“方便”真的很方便,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402座厕所也对外开放。2018年国庆节期间,平均每天40万人次涌入正定,也没出现“排长队、如厕难”问题。

  正定厕所的变化源于两年前的“厕所革命”。

  “我今天是早班,从早晨6点到下午2点,下午班从2点到晚上10点。”

  “8小时的工作量真是不小呢,一个班下来您吃得消吗?”

  工作时间,樊大姐几乎停不下脚。记者看到,每一次有人打开厕门出来,戴着口罩、皮手套的她马上拿着墩布进去擦拭,十几秒后又来到水池旁抹水渍。人少时,她就拎着扫帚簸箕出现在大门外,利索劲儿不像快要60岁的人。

  正定蹲点故事④

  樊大姐指指休息间桌子上的饭盒,“我们不能离岗,一般自己带点粥或者挂面,在这儿热一下吃!”

  “那么多人,怎么保持干净呢?”

  在正定县城,穿过南城门,东北侧有座青灰色仿古建筑,“公共卫生间”的标识十分醒目。

  这些活儿干完得两个多小时。

  所有的地面,包括门厅和内厕的犄角旮旯都要用水冲洗一遍,再擦干。墙面和各类设施也马虎不得,瓷砖、镜子、座椅就连手纸盒、洗手液盒都要用干净的布擦一遍。这还不算完,厕所周边五米左右也是樊大姐的“辖区”,她要把树叶纸屑都捡干净,再用扫帚仔细扫一遍。

  走进人来人往的休息区,地面上干干净净,没有脚印和纸片垃圾。几条软垫长椅上坐满了游客,中间摆放着枝繁叶茂的绿植。长椅一边,有一台自动擦鞋机、一台体重秤和一台饮料机。再旁边,有台饮水机,游客可以接热水泡茶。

  为提升景区品质,2017年以来,正定县投资2400多万元,高标准新建、提升27座景区厕所。高标准,体现在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一应俱全,还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饮水机、无线WiFi等便民设施。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1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 单霁翔卸任故宫院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机器人(AI)会思考,要靠“谱”。这个“谱”被称为知识图谱,是将人类世界中产生的知识,构建在机器世界中,进而形成能够支撑类脑推理的知识库。
2019-04-09 09:56
在日前落幕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蛟龙号、海龙号、深海一号等深海装备模型广受关注。
2019-04-09 09:55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增本科专业目录,“人工智能”专业位列其中,有35所高校获批建设。
2019-04-09 09:53
远望21号船、远望22号船4日顺利结束船舶动力试航停靠母港,标志着我国第一代火箭运输船首次中修改造圆满完成。
2019-04-09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