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一个3人的微信群
“教育如果只盯着分数是件很low的事”
“在我的印象里,杨医生中午几乎没吃上口热饭。”科室的中医师刘国强说。
有员工孩子得了白血病,他驱车两三个小时看望慰问;员工孩子上学成问题,他出面协调及时解决……工会主席热线、他的手机号码接受着“帮我帮我”的信号,而他也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
1988年从重庆中医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杨俊荣到双龙镇中心卫生院开始了职业生涯。精湛的技艺让杨俊荣很快在镇上收获了不少“粉丝”,村民们需要针灸治疗都找她。2004年,她被调到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工作,村民都很不舍。
献身旅游事业,助推脱贫攻坚,珍惜劳动荣誉,让奖章永远闪光!
在宇继生的带领下,经过七八年的成长,工会为职工建立起了“一条龙”的定制服务阵地。“我们就是要用心当好职工的娘家人”。正如宇继生为工会办公室门口想的宣传标语一样:“走进工会的门,咱就是一家人;走出工会的门,咱还是一家人。”
一篇新闻报道
如何让八中教育有品质、有品位?周迎春认为一是要塑造有品位的学校文化,二是要创生有品质的校园生活,三是要培育有品格的时代新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校长周迎春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做“品质 品位”教育,使师生大勇担当,情趣高雅,乐教善学,成为思维思想活跃者;让校园恬淡优美,和谐活力,涵养心性,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火灾无情,人有情,公司有情,工会是我们员工自己的家。”2018年10月24日,企业周边安全管理部的俞洪亮和妻子在写给工会的感谢信上写到。
“两姐妹跟我的关系很好,也会时常跟我分享她们遇到的新鲜事儿、和我聊聊她们的困惑。”宇继生还记得,两姐妹实习后,还曾拿着一大摞实习心得到他办公室与他分享,他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994年,大学毕业后,周迎春被分配到重庆八中,开启了他的梦想之旅。据八中退休数学老师黄梦熊回忆,数学组有个年轻人很喜欢听课,不但听自己指导老师的课,也听其他老师的课,一学期下来听课一百多节,这个年轻人就是周迎春。
人物宣言
“杨医生,快来帮我看下一嘛!”“杨医生,我又来找你帮我看看”……每天6:30,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10楼针灸科已热闹非凡,开始了“打挤”的一天。前来就诊的病人几乎都是奔着杨俊荣来的。
走进宇继生工作的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科技园,一栋粉色的楼宇格外引人注意。走进一看,蓝色牌子上写着“员工关爱中心”几个字,而右上角的一个热线电话“78585”尤其醒目。
人物宣言
宇继生
“女生穿的丝袜,大家平时穿的裤子,有时候走着走着中缝就歪了,就不美观了。”通过观察,杨俊荣联想到人的关节也一样,错位了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杨俊荣想到通过一种“拧毛巾”的手法——一扭,一拧,让错位的“缝”扭转回来。
扶贫推门人 特设摊位“吆喝”农产品
对于学生给自己取绰号,周迎春并不生气,只要学生们敢叫,他就敢答应,以至于校友们回校都爱笑嘻嘻地和他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