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交互的全景产业链
同年8月,伊利集团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伊利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能力。同年11月,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正式揭牌,该项目是全球一体化乳业基地之一,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总体投资额高达30亿人民币,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伊利发布的以企业为主导的《中国母乳研究白皮书》,标志着中国母婴数据全面、系统地进入全球高端配方奶粉研发序列。伊利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伊利集团副总裁侯继东分享伊利经验
伊利的部分乳品原料甚至需要通过供应商特别加工定制才能满足要求。以生鲜牛乳质量控制的部分指标为例,伊利比国家标准多增设了5个卫生指标,同时对多项指标根据夏季和冬季作了明确规定,明显高于国家统一标准要求。
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伊利即品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奶业作为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乳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奶业各项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行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品牌建设持续推进,产业素质日益提高,为保障乳品供给、促进奶农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伊利的品质保障离不开创新。伊利集团副总裁侯继东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及2019乳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乳业应该坚守品质发展信条,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健康营养需求。
从成人奶粉到婴幼儿奶粉,从纯牛奶、优酸乳到金典、安慕希、QQ星,再到畅轻、巧乐兹、谷粒多……伊利几乎涵盖了所有乳品品类。作为同时服务于奥运会和世博会两项盛会的国内大型乳企,伊利向世界展示什么是中国“质”造的好牛奶。
2016年4月,伊利正式推出“京东来点”智能便捷购物硬件,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消费者可以把U盘一般大小的伊利“京东来点”产品放置在冰箱等家居设备上,在京东APP进行消费参数设置。随后,消费者就能轻松地通过该智能硬件实现一键式下单购买伊利产品,实现O2O消费。
伊利持续秉承国企责任担当,践行“伊利即品质”企业信条、“不创新无未来”的发展理念,以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乳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己任,不断向消费者的放心生活、品质生活、美好生活,交出一份份漂亮答卷。
事实上,多年来伊利一直坚持和推动创新战略,紧紧围绕国际乳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从全球视角布设一张涵盖全球领先研发机构的全球创新网络,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实际成效。伊利自主研究中国母乳特点,从全国不同区域收集母乳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样本,通过多实验室比对分析,掌握了母乳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牛磺酸、微小核糖核酸、核苷酸、脂肪结构、功能性蛋白质等成分的第一手资料,并成功建成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
2015年9月,伊利集团和百度公司达成战略协议,共同推进乳业全球产业链的全景化和智能化,通过线上打造智能交互的全景伊利全球产业链以及线下利用新技术智能升级参观工厂活动,全面升级消费者互动模式。
作为国家工信部颁布的首批“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伊利正在大力推进“智慧乳业”战略构想。伊利“智慧乳业”是立足于人类多元化的健康需求,通过推进乳业智能化、信息化,将互联网贯通于养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以及服务等全产业链,并且利用互联网工具对核心数据进行抓取、挖掘、分析、洞察等,为人类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伊利应用母乳数据库研究成果,开发了“金领冠”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该产品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母乳研究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8年,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生产的“金典”新西兰进口牛奶、“柏菲兰”牛奶相继在国内上市;紧接着,伊利收购泰国本土冰淇淋企业THE CHOMTHANA COMPANY LIMITED;今年3月,伊利进一步收购新西兰乳制品企业Westland,以获取优质、稳定的新西兰奶源。可以看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借助“一带一路”东风,伊利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从“全球织网”到打造“全球智慧链”,再到“让世界共享健康”,伊利持续推动全球乳业“资源互补、创新协同、互利共赢”。
2015年由伊利集团主导实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应运而生,伊利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美优秀的常青藤联盟名校、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及在农业、管理、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农业科技、畜牧兽医、生态环保、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合作,从而更好地推动两国企业互惠发展、真正造福两国人民。